当今社会,自闭症患者及其家人时常被污名化。那么,自闭症为什么会被污名化呢?
污名的形成主要和道德观念、社会经历有关。对污名者来说,污名他人不仅是一种对主流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反映或者无意识行为,还具有很高的“实用性”,如:污名他人能使个体的自尊水平提升、增加个体的社会认同感、使个体的社会地位合理化、缓解个人焦虑、是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等。
社会心理学家把污名描述为一种情境威胁。在社会情境中某个体或群体地位被剥夺导致了污名,污名影响了个体被对待的方式。“贴标签”也是社会历程中污名化某类群体的一种重要方式。污名的过程通常是人们对一个群体先形成刻板印象,而后逐渐将这些刻板印象演变成偏见,zui后造成歧视。
张家口自闭症污名的形成与背景知识、文化传统、(对患者的)接触量有关。背景知识越多,对自闭症的了解越深,自闭症污名化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少;对集体主义文化传统而言,自闭症这样的少数群体往往是很难被广泛接受的;发达国家医疗教育条件普遍优于欠发达国家,因此不同国家的人对自闭症态度可能也有不同;对自闭症的接触量也会对污名化产生影响。
研究人员选择了英国与马来西亚的大学生进行研究。结果显示,只有有质量的接触能显著影响其对自闭症的接受度,但是接受度并不能显著预测人们对患者的接触意愿,因此可能社会对自闭症接受度提高,也会存在自闭症污名化现象,降低接触意愿。
减少自闭症污名可以通过改进宣传教育,倡导接纳态度(媒体宣传、公众教育、家长教育);树立包容理念,促进教育公平;培养复合型自闭症教育专业人才;增加接触,提供有效支持等方式实现,以促进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,共享社会建设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