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造性、条理性和逻辑性思维,与孩子进行互动时,增加假想游戏和对话。在游戏或对话中,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去表达(遵从孩子而不是引领孩子)。尽可能地延长假想游戏和对话的时间,并不断地变换语言。逐步地使孩子在假想游戏和对话中越来越有逻辑性,提高思维水平。如多问一些“为什么”的问题。
做上述游戏时,要遵从孩子的兴趣。每天至少4-8次,每次至少20分钟。
作为家长,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:“孩子三岁了,以前让他说什么他都跟着学,现在就会说‘爸爸’、‘妈妈’、‘拜拜’,其他的怎么就不会说呢?我给孩子放儿歌时,他能跟着录音机说一些简单的词,可一到生活中,就是Z简单的让他跟别人打个招呼他都不说呢?我的孩子能理解我说的话,我让他拿什么东西他能拿对,可当他想要去做什么事情时,为什么嘴上说的全都是‘咿’、‘呀’、‘哇’的声音?为什么我教他读数字‘5’的时候他总说‘母’?
就儿童语言表达能力,多数表现为语法简单、词汇贫乏、发音不准 、吐字不清等特点,这里有几种造成孩子“不说话”的因素供您参考:
一、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说。
就是没有说话的愿望和兴趣,即缺乏语言的动机。和孩子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、人物、物品等,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他们是可以注意的,有了对事物的关注,就是有了动机与兴趣。例如:有个家长教孩子认识“哥哥”,教了三个星期后,问孩子“这是谁”,孩子答不对还瞎说。首先家长做了一个自我反省,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是否为孩子明确动机,就是“我”为什么要说“哥哥”?为什么要认识“哥哥”?“哥哥”与孩子是一种关系,不是一种称呼,不是一种符号,更不是家长领来的那个具体的人,它表达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。孩子要做的是区分男女,哥哥是男孩,哥哥的年龄比自己大。这样,见到比自己年龄大的男孩应该叫哥哥。
二、孩子运用肢体动作等方式代替语言表达。
有的孩子顽固的拒绝使用语言,用哭闹肢体表示方式获得了满足,如果对孩子迁就了,放弃了正确的示范和要求,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哭闹或用肢体就是沟通的方式。Z终用他来替代语言。更有甚者,因为对孩子了如指掌,举手投足之间便知道他的需求,不等孩子表示或者怕他哭闹便满足了他的一切要求。语言对这样的孩子便成了多余的东西。脱离了交际的环境,孩子说的仅仅是纯粹的话,并非是带有感情及逻辑思维的语言。